查看原文
其他

贾鹏飞 | 日本东北亚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东北亚学会

贾鹏飞 东北亚研究通讯 2024-03-23


日本东北亚学会(北東アジア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tudies,https://anears.net/index.html),是日本东北亚区域研究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其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11月的“环日本海学会”,现任会长是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ERINA)主任研究员三村光弘博士。该学会旨在通过研究环日本海国家和地区的诸问题,为该地区的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究大会,发行一期会刊,所涉话题涵盖东北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已成为日本东北亚研究的重要学术组织之一。


现任会长三村光弘参加日本电视节目
 

01

成立背景及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东北亚政治环境的剧烈变化,该区域的交流合作成为现实议题,以“环日本海”为研究主题的一些区域性研究组织在日本海沿岸地区纷纷出现。1988年11月,由多国学者参加的大型学术会议“环日本海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海沿岸城市——新泻召开。在此背景下,组建环日本海研究的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1992年9月,在北陆国际问题学会主办,新泻大学环日本海研究会等组织协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这一想法首次被正式提出。以此为契机,此前分散活动的相关研究者及研究团体迅速集结,环日本海研究的全国性学会呼之欲出。1993年6月,在环日本海国际交流会与日本学术会议共办的“日本海学术交流金泽研讨会”上,就成立环日本海研究的全国性学术组织终于达成了共识。


1994年7月,在新泻召开了“学会成立发起人会议”,得到了日本全国80余名研究者的积极响应。之后,于同年11月26、27日在新泻举办成立大会暨学会成立国际研讨会,共有120余名日本及周边国家的研究者参加。环日本海学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日本的东北亚区域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会自成立之初,便将“跨学科”与“国际性”作为学会发展特色,1996年与韩国东北亚学会签订学术交流协议,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关于学会名称,特别是围绕“日本海”这一称呼,因历史认识不同等原因,在相关研究者间存在争议,所以自学会成立的准备阶段便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学会最初的会则中也加入了“关于本会的名称,今后需进行反复讨论”这一内容。之后,经过长时间讨论和研究之后,该学会于2008年度会员总会(2007.12)将学会名称变更为“东北亚学会”,会刊《环日本海研究》的名称变更为《东北亚地域研究》。


东北亚学会主页背景为日本富山县制作《环日本海诸国图》的一部分
 

02

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东北亚学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若干名,另有理事40名左右(含常任理事)。会长统括负责学会所有事务;副会长辅佐会长,在会长遇到意外事项无法继续承担学会事务时代行会长职务;理事通过理事会的形式处理学会事务,常任理事负责处理执行理事会决定的相关事务。学会另设置事务局,负责协调处理学会各种活动及日常行政事务,设有事务局长、事务局次长、会计、会计监事等职务。以上职员的任期为3年,可以连任。该学会还设有国际咨询委员会,用以推进开展国际学术活动,凸显其所具有的“国际性”特色。另外,在得到理事会的承认之后,还可以设立其他委员会或地区分会,例如已有的“东北亚学会新泻地区研究会”、“东北亚学会关东地区研究会”等。


该学会每年召开一次会员总会,讨论表决年度活动报告、决算、活动计划、预算、职员选举、会则变更等重要事项。


东北亚学会历任会长


03

主要学术活动及特色


日本东北亚学会主要通过召开学术研究大会及发行会刊等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其目标不只是提高某个研究者或研究者团体的学术水平,而是致力于推进跨国、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以超越国境的区域发展为目标,为区域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并培养能为区域和平发展做贡献的人才,最终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1. 召开学术研究大会

东北亚学会自1994年的成立大会起,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学术研究大会,至今已举办26次。该学会虽是作为日本全国性学术组织成立,但其“国际性”、“跨学科”的发展特色自成立伊始便通过学术研究大会凸显出来。在94年举办的成立大会上,除日本国内的研究者外,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的研究者也做了学术报告,除对东北亚区域研究交流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之外,对作为各种交流基础的语言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之后,95年11月在金泽市举办第1次学术研究大会,此次大会作为中日研究者共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以“环日本海的战后50年-中国东北的历史与发展”( 環日本海の戦後50年-中国東北部の歴史と発展)为会议主题,对沦陷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东北地区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除此之外,还设置了环日本海环境问题研究、有关区域间交流的政治与社会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研究、环日本海语言文化论坛等分论坛,充分体现了其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特色。


东北亚学会作为东北亚区域研究的重要学术组织,其研究主题始终紧跟东北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探寻复杂的东北亚政治环境下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及对策。“东北亚区域国际关系的打开与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等关键词多次出现在学术研究大会的主题中。即将举办的第27次学术研究大会则针对新冠疫情给东北亚区域合作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各国研究教育现状(コロナ禍における北東アジア各国での研究教育の現状)”为主题展开研讨,并设置东北亚政治外交、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国经济与社会、东北亚和新冠疫情等分论坛。

 

东北亚学会历年学术研究大会

 

2. 发行会刊《东北亚地域研究》

东北亚学会自1995年起每年发行一期会刊,至今已发行至第27号,第1至13号对应学会旧称,名为《环日本海研究》,之后改为《东北亚地域研究》。该刊除日语外,也接收汉语、朝鲜语、俄语及英语的论文稿件,为世界各国的东北亚区域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彰显其国际化的学术研究特色。


该刊内容主要包括3种类型,一是东北亚区域研究相关的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二是有关东北亚区域研究的书评或学会会员著作的书评;三是东北亚区域研究相关的资料介绍或政策评论。

东北亚学会会刊《环日本海研究》(早期)与《东北亚地域研究》

 
3. 培育区域和平发展所需人才

东北亚学会不仅注重东北亚区域研究水平的提高,还致力于回报地区社会,从长期视点出发,借助相关研究成果培育能够为该地区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东北亚市民或环日本海圈市民。学会自成立伊始,“人才育成型学会”、“回报社会型学会”就被纳入学会发展目标之中。其会则中也明确将“完善教育体系”作为学会主要事业之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学会在2014年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发布了《东北亚学会教育宪章》,为上述人才育成提供了行动指针:

(1)为日本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东北亚区域研究培养人才,并致力于促进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此方面的合作。
(2)科学地分析理解现实,深化历史认识,提供有助于形成辨别知识真伪能力的教育。
(3)提供能够掌握广泛跨学科知识的教育。使其涵盖以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和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根植于区域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科学。
(4)围绕人才育成与东北亚区域其他国家的学术组织合作,提供国际化教育机会。
(5)在直面一些紧迫性课题的同时,从“培养东北亚市民”这一长远目标出发,以“东北亚学会方式”提供能够培养同理心的教育。

 

04

结语


东北亚学会作为日本重要的东北亚研究的团体,自成立之初就凸显了其“国际性”、“跨学科”的研究特色,从其学术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及内容来看,事实上已接近作为一个国际性学会在发挥作用,为国际性东北亚区域研究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通过教育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回报区域社会,为东北亚区域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  北東アジア学会网站:URL<https://anears.net/index.html>、

2.  藤田晓男,北東アジアの協議型地域経済圏形成と環日本海学会の役割,地域経済ニューズレター(42),1997.3

 

作者:贾鹏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往期精彩-研究分享


 张曦:日本的东亚共同体理论源流分析

 朴键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

 张文木:中国地缘政治研究要为国家利益服务

 于铁军:日本特色的地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反思国别区域知识的“本土性”:以韩国发展研究为 朝鲜经济基础结构和发展战略——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自力更生路线的实际情况 李成日 | 新时代的中朝关系:变化、动因及影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